2017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解读
难度适中,今年材料风格虽然发生了变化,中心论点不在首尾段。
但第二段有明显的导出中心论点的结构词“因此”,后文所有的论述都在围绕“因此”后面的论点进行。通篇无晦涩难懂的词句,易于学生把握。
材料的文字量比16年要多,与15年字数不相上下,不到500字。
文字量与历年相比较为适中,文字内容浅显易懂,阅读时长要求不高,这样的文字量能让大多数考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和思考,给写作留出更充裕的时间。
选材上还是围绕着“管理类题材”进行。
从近几年的考试选材中我们可以看出,出题者会偏好于社会经济热点、管理类题材,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多关注与此相关的资讯,并做出一些思考,同时积累一些论述的词、句,以便考试时一气呵成。
题目逻辑错误数量非常多且类型多样化,对于找点比较熟练的同学来说,应该是很容易就能发现的。
今年题目与近几年的来论证有效性命题的规律保持一致,逻辑缺陷较为明显,即使在考试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发现逻辑缺陷和漏洞,找到3-4处缺陷也相对容易。
近年来,自由拟题的材料作文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题型,本题就是属于自由拟题的材料作文。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考题难度适中,立意比较简单,基本不会跑题,对于材料中提到的究竟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还是用于研发新产品?只要能够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言之有理均可。
不同于2016年“多样性”与“一致性”的作文,材料中明确提到了两者的重要性,因此需要用辩证思想去看待,而2017年材料中已经说明“有限的资金”,所有如果再想两全其美的去看待这个问题,“拿一部分资金扩大生产一部分研发新产品”也是不合适的,不建议。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应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态度一:将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为什么呢?就可以围绕要勇于创新等来写;态度二: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为什么?将理由阐述出来,要有充分的说服力。但一般来说,材料中有表明“风险背后有数十倍的利润”,“原产品只能畅销3-5年”,再结合当前大力倡导的创新主流思想,因此最佳的立意是围绕态度一来写。
2017年逻辑真题解读
在16年逻辑真题难度降到谷底之后,今年的逻辑真题难度来了个触底反弹,成为了挑大梁的科目。
其实今年的逻辑真题总观下来,阅读量确实较往年有提升,达到8400字,给学生造成了时间上的紧迫感和心理上的压力,虽然整体难度还是不及2012年逻辑真题,但是对于考场时间资源缺乏的情况,想要短时间内得到高分还是有挑战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在逻辑真题考试中利用好每一分钟,还是要对我们今年的真题做些分析和规划。
其中形式逻辑题中计算题中; 今年逻辑题型分布和往年相差不大,11道形式逻辑题,8道综合推理题,11道非形式逻辑题。
具体分析而言形式逻辑部分:有8道假言命题、1道简单命题和2道画图题。
不同于16年开篇两题考察假言,今年的26-27考察的是有关三段论,文氏图,串联等知识点。
我们在强化阶段给大家讲了等多种方法,前两题难度并不难,关键在于仔细审题。有关假言命题,依旧是重头戏,6道均与分析推理结合出题,对于假言公式定理熟悉的同学来说难度不高。
综合推理部分:综合推理部分题量较以往有所增加,有7道条件排列和1道计算。同时,题干较长、个别题目难度较大,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考场时容易紧张而打乱这个做题思路。
其实今年的综合推理知识点并没有超出以往的题型,没有怪题与偏题,主要知识还是上课所讲的常规知识点:排序、假言与排序结合、数字推理等。其中排序题相对所占比重较大,33-34与54-55四道题均为单纯的排序题,且题目难度较简单。可是前面的题目较难,比如说29题、53题难度系数四颗星以上。
因此,考试时对难题要学会适当的放弃,争取把时间都留给简单并且擅长题目,我们不是为了拿满分,我们是要拿比别人高的分,这不仅是一个考智商和答题技巧的考试,这也是一个考情商,考冷静处理突发情况的考试。
非形式逻辑中包括了1道削弱题、5道加强题、2道解释题、2道评价题和1道定义题。其中难题为29、40、53、54、55题,需要较多时间才能解答出来,可以选择适当放弃。
今年逻辑的整体难度确实有所提升,但考点在课堂上都有讲解,难度也和平常模考持平,在模考中取得不错成绩的同学都会在考试中得到满意的答复。同时,祝愿每位同学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进入梦寐以求的象牙塔。
联系方式:
1. 电 话 : 、、、
2. Q Q : 2694674288、605626669、632387433、1932308865
QQ 群 : 155315084、295880899
3.联系人 : 赵老师 张老师
5. 办公联系地址:济宁市洸河路159号绿地商务楼西六楼
山理工上课地址:济宁市红星路济宁市委党校
|